close

當習慣了各種安逸的生活時,你現在要做的一切就是走出舒適區。所有的奇跡、成長和轉變似乎都發生在那裏。然而,並不是所有發生在舒適區外的事情都是神奇的。所以,當我們流浪,離開安全的海岸時,我們還需要切合實際,意識到在美好的事物中,也有潛在的痛苦和不適在等著我們。意識到這一點,我們怎麼還能激勵自己去嘗試新事物,走出舒適區呢?

一方面,我熱愛多樣性,很容易感到無聊。另一方面,我也不喜歡冒險,很容易害怕。後者並不完全適合經歷人生中偉大的冒險,而前者則常常激勵著我。我也是一個非常理性,善於分析的人。我能很快看到做某事的好處。但我也非常不喜歡那種不舒服的感覺。因此,雖然我知道做某事是有意義的,但我寧願避免自願將自己置於我知道會讓我感到不舒服的位置。考慮到這一點,讓我舉幾個我離開舒適區生活的例子。

我過去很害羞。我媽媽告訴我,在幼稚園的時候,我不跟任何人說話。當我確實開始與其他人說話時,我的羞怯感在整個學校中依然存在——仍然以某種方式,我最終出國留學。我將永遠記得坐在飛機上,哭泣著留著眼淚,納悶到底為什麼我要這樣對自己。我怎麼才能交到朋友呢?我如何通過外語考試?老實說,這對我來說完全不合時宜,最終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決定。

image

大學的第三年,我選擇在法國度過。基於我之前來英國的決定,這個決定變得容易得多。十年後,我在工作上得到了提升。去做一份我完全沒有相關經驗的工作。我知道它包含了很多我鄙視的任務,一想到這些就會讓我很不舒服(銷售和網路,僅舉兩例)。

你可能猜到了,我說是的。再一次證明,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舉動。我學到了很多,雖然這很有挑戰性,但記得我當時從未想過現在會這麼享受這一份工作。到現在為止,我已經忘記了我辭職多少次卻又沒有立即開始的次數。事實上,我常常對下一步想做什麼一無所知。

在成長過程中,我被教導經濟獨立是多麼重要。我從十幾歲開始就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,並且把大部分錢都存了起來。放棄穩定的經濟收入對我來說是很大的一步。尤其是因為不是我被圍攻或接近倦怠,還是發生了其他可怕的事情。我只是得出一個結論,就是我不再想做有問題的工作。我用這些例子來說明改變總是有可能的,以及迫使自己離開舒適區通常是你做出的最好的決定。

一種選擇是跳進深淵。但我知道,這有時會讓人覺得不可能。我想分享一下這些年來幫助過我的一些技巧,這些技巧讓我能夠使用上面所有的例子。我相信他們能以一種更溫和的方式幫助實現這一轉變。

 

1. 沒有比較,就沒有判斷

 

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,比較就開始了,它貫穿整個學校(學校報告)和工作(評估)。社交媒體確實在提醒我們其他人的成就,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達到社會對我們的期望。這可能導致我們要為自己設定不現實的目標,要麼在開始之前就放棄。

請提醒自己,每個人的舒適區看起來都不一樣。對你來說容易的事情,可能對別人來說是一個挑戰,反之亦然。對自己誠實,找出想要努力的方向,而不是你認為別人對自己的期望。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?設定一個有價值的目標會讓一切變得不同,甚至會讓你在不可避免的低谷中保持動力。

 

2. 一點一點的嘗試進步

 

我們都知道,每一段旅程都是從第一步開始的。如何讓自己邁出一小步?因為那並不可怕,對吧?說真的,從小事做起。即使是一小步一小步的前進(中間可以休息),最終也會帶向你的目標。這樣做不僅會不那麼害怕,還會讓自己堅持下去。如果想取得巨大的飛躍,則可能會很快的耗盡精力而失去了動力很,或者因為太難而感到沮喪。分解它。然後再進一步分解。提醒自己正在進步。別人可能還看不到,但你可以看到。

 

3. 現在就答應得到的機會,以後再想其他的

 

這可能是我用得最多的策略。當我剛開始從事活動管理時,我被邀請在一個會議上發言。它把我嚇壞了。但理性地說,接受這個機會對我來說很有意義。為我自己和當時的公司也會帶來幫助。

如果不是因為我害怕在舞臺上讓自己難堪的話,這其實是很容易的。距離這件事的發生還有四個月左右的時間。所以,我答應了。我的理由是,我要麼那時就想出辦法,要麼在最壞的情況下將其淘汰,(我沒有,儘管我仍然很害怕,而且前一晚幾乎沒有睡覺,但這一切都很順利)。

image
如果有什麼事讓你興奮又恐懼,那現在就答應怎麼樣?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,你會解決細節問題的。你可以尋求幫助和支持。或者可以隨時改變主意。但不要讓機會溜走。

 

4. 做自己的榜樣

 

為了不被貼上傲慢的標籤,我們似乎放棄了自己,讓自己離成功走的更遠了。經常自嘲,而不是炫耀我們的長處和成就。但是,讓我們面對現實吧,如果沒有學習、成長和拓展自己,你不可能走到今天。

你能說出自己優點嗎?有自己的成就清單嗎?有什麼值得驕傲的?如果覺得這些問題很難回答,我強烈建議你花些時間考慮一下。不要因為你認為社會、家人或朋友不重視你所取得的成就,就沒有判斷力、沒有比較力和貶低自己。看清了自己的成就和努力,現在能看到如何成為自己的榜樣嗎?過去幫助你實現這些目標的力量是什麼?如何在你當前的專案中利用它們?

 

5. 接受結果

 

不用說,離開舒適區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。我們可能會經歷挫折、挫折、壓力,最終,我們甚至可能無法達到我們的目標。所有這些情緒都是人類的特點。不要讓這種情況阻止自己去嘗試。重新定義什麼是成功和失敗。結果可能和期望的不一樣,但是會從中學到一些東西。至少會獲得韌性。

image

接受不適。對旅程要現實一點,並且要有繞路的心理準備。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我相信最大的失望來自於事情沒有按計畫進行。那麼,當從結果中分離出來,當習慣接受發生的任何事情,同時知道可以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,會有什麼改變呢?


生命是短暫的。我相信,我們來到這個地球上是為了獲得各種各樣的經歷。人不逼自己一把,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。如果不准備走出舒適區,那麼就是在限制自己。我相信這樣會錯過很多的機會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打瞌睡的部落格 的頭像
    打瞌睡的部落格

    上課打瞌睡

    打瞌睡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